作為固體廢物,廢舊輪胎在業內被稱為“黑色污染”。殊不知,廢舊輪胎也是可再利用資源,打印材料的油墨、家庭除味的活性炭、蓋房子用的混凝土鋼纖維……這些都可以從廢舊輪胎中提取。 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,借助新工藝、新技術的應用,廢舊輪胎不僅得到“重生”,更帶動了“綠色產業”發展。在循環經濟驅動下,這些“錯放的資源”正在重新歸位,不斷為城市壘起一座座“金山銀山”。 廢舊輪胎經過切邊、去除鋼絲之后,進行切塊粉碎,再通過使用熱裂解工藝,將廢輪胎置于工業低溫、微正壓、無氧環境下,利用熱能,將廢輪胎由高分子物質裂解成輪胎油、炭黑、尾氣等低分子物質。 最終,浴火“重生”的廢舊輪胎,以裂解油、炭黑、鋼絲等多種高附加值產品“身份”重新示人,實現了廢舊輪胎的資源化、環保化、高值化循環利用。 這其中,裂解油是瀝青拌合站等工業鍋爐的理想燃料;炭黑是生產橡膠制品、印染油墨、活性炭等工業產品的重要原料;鋼絲除直接用作混凝土制品鋼纖維之外,還可以二次回收用于金屬冶煉。 放眼固鎮,從小散廢品回收企業,到集群化、鏈條式發展的產業園區,這座城市正追“新”逐“綠”,做優循環經濟,把“生態包袱”真正變身為“綠色財富”,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、新活力。